双腿粗壮,小腿外翻,行走外8,肌肉紧绷,下肢线条不够均匀…不少看似“腿胖”的毛病,实际上和脚底受力不均有关、行走方式的失误和下肢肌肉的长时间不正确都与此有关。
就像调节眼镜能提高视线方向一样,矫正鞋垫也能通过足底压力与行走力线的变化来帮助修正错误的用力模式,进而帮助一些人达到腿型修长,线条更加匀称的效果。
但是想要通过纠正鞋垫瘦腿的现象,并不是随意垫块就可以改变的,还要经过科学的判断,理性的选择和不断的运用。那么哪种矫正鞋垫对瘦腿真正有帮助呢?起码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对腿部体态进行变化
1、提高足底支撑
在日常步行中,如足弓塌陷,脚外翻或者前掌压力过大等,均可使小腿腓肠肌及胫前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卷入其中,产生“运动性粗腿”现象。
矫正鞋垫能使脚底恢复到平衡的支撑状态,并避免小腿重复代偿,从而使腿部肌肉逐步恢复到自然状态,达到线条轻柔,视觉细腻的作用,从而达到科学地支撑脚弓和增强欠压区域力量的目的。
2、调节下肢力线
走路的时候身体的力量从脚底往上传导。如用力方向偏外侧或内侧,小腿及大腿会因牵拉及代偿而变粗。
一双适当的矫正鞋垫可以改变足底着力点并引导力量沿着中轴传导,矫正行走中“摆腿外甩”、“膝关节外撑”、“髋关节外开”的不良现象,从而达到腿部平稳用力、达到更加自然省力的走姿效果。
二、一定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量身定做
1、每个人的“粗腿原因”都不一样
有的因足弓低而代偿肌肉,有的因骨盆前倾而长时间绷紧大腿肌肉,也有的因外八步态而使小腿外侧的肌肉工作过多。
所以,为了使用矫正鞋垫瘦腿就必须结合步态检测,足底压力评估和踝膝髋三维角度分析这些专业的检查来寻找根因进而确定支撑位置和鞋垫的高度、力线的角度要调好,不然极有可能戴起来没有作用,甚至越垫高越疲劳。
2、矫正方案需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节
尤其是:
正处于成长周期中的青少年
久站久走者
运动量大训练人群
足部的状态随着肌肉力量和步态的调整,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所以理想的矫正鞋垫应该能够随阶段的变化而更换或者微调,这样才能使矫正效果持续而积累。
三、材质结构决定是否“瘦得舒服”
1、支撑强的同时还要软硬适度
只有软而没有撑,无法使力线发生变化;
只有坚硬而没有缓冲作用,走在路上就很累了。
所以高质量的矫正鞋垫往往采用EVA,TPU和碳纤维,在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也考虑了回弹缓冲的问题,使腿部能够在适当的力的作用下从容地行走,从而使“瘦腿”的过程变得更加自然。
2、结构设计应有针对性
不同腿部粗大的原因相应的鞋垫结构也不一样,比如:
小腿外侧发达的需加大足内侧的支撑
步态内扣的人需减少前掌的内旋
膝外撑的人脚底中轴落点有待提高
唯有结构够专业才是真正转变行走肌肉工作模式,使腿型不依赖节食,不依赖暴力运动一样可以悄然纤细起来。
四、舒适性决定能不能“瘦得长久”
1、贴合度越大,就越能持之以恒
一旦矫正鞋垫被放置进去,它就不应该有任何滑动、顶脚或被挤压的动作,否则即使鞋垫是有效的,也不会有人愿意持续穿着它。
瘦腿的过程是持续的,经常要2~6个月才会有显著的成效,唯有穿着舒适,才会长久的坚持下去。
2、离“自然走路”越近,效果就越好
理想矫正鞋垫应该允许用户使用:
不会使正常步态发生变化
不会明显加重腿部负担
不会对日常生活和锻炼造成影响
使腿型调整不自觉地进行,达到自然塑形的目的,不“硬性抬高”“走路别扭”。
五、鞋垫能瘦腿却并非无所不能
矫正鞋垫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改善脚底受力异常导致小腿或者大腿变粗
缓解肌肉代偿、使小腿线条松弛纤细
调整走姿与站姿,使腿型更加笔直均匀
但是,如果双腿粗壮的话就是了:
脂肪过多等
先天骨性结构较宽
长时间缺少锻炼,造成肌肉力量的缺失
需要合作:
合理的培训
体脂管理等
步态和姿势训练
才能够起到更加综合的作用。